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你听说过“开后门”一词吗?它曾经很火🔥

时间:2024-07-25 13:00:52



“开后门”的后门,指的究竟是什么呢?其实这后门,指的就是马良家族祖传下来的那支神笔!再大的事儿,只要神笔一挥“同意”就搞定了!

《神笔马良》的故事,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

“听人家说,从前,有个孩子名字叫做马良。父亲母亲早就死了,靠他自己打柴、割草过日子。他从小喜欢学画,可是,他连一支笔也没有啊!

一天,他走过一个学馆门口,看见学馆里的画师,拿着一支笔,正在画画,他不自觉地走了进去,对画师说:

‘我很想学画,借给我一支笔可以吗?’

画师瞪了他一眼,‘呸!’一口唾沫吐在他脸上,骂道:

‘穷孩子想拿笔,还想学画画?做梦啦!’

说完,就将他撵出门来。

马良是个有志气的孩子,他说:

‘为什么穷孩子不能拿笔,连画也不能学呢?我就是要学画画!’

从此,他下决心学画,每天用心苦练。他到山上打柴时,捡一根枯树枝,在沙地里学着描飞鸟。他到河边割草时,用草根蘸蘸河水,在岸石上学着描游鱼。晚上,回到家里,拿一块木炭,在窑洞的壁上,又把白天描过的东西,一件一件再画一遍。

他没有笔,但还是坚持学画画。

一年一年地过去,马良学画没有一天间断过。他窑洞的四壁,画上叠画,麻麻花花全是画了。当然,进步也很快,真是画起的鸟就差不会叫了,画起的鱼就差不会游了。一回,他在村口画了只小母鸡,村口的上空就成天有老鹰打转。一回,他在山后画了只黑毛狼,吓得牛羊不敢在山后吃草。但是马良还没有一支笔啊!

他多么想,自己能有一支笔。

一个晚上,马良躺在窑洞里,因为他整天干活、学画,已经很疲倦,一躺下来,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窑洞里亮起五彩的光芒,来了个白胡须老人,把一支笔送给他,说:

‘这是一支神笔,要好好用它。’

……”

马良百年后,将神笔传给了他的儿子,他儿子百年后,将神笔传给了马良的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就这样传了下来。

至上世纪七十年代,神笔传到了马良的后人马绘手里。

刚开始,马绘的知名度不是很大,但当有越来越多的人,因受益于他的那支神笔,他的名声就大振了,上门求“同意”两字的人络绎不绝。

那个时候,不像现在这样可以自主择业机会多多,而因企业很少,且都是公有的,想分配到一个工作竞争十分激烈。

1970年,后溪中学初中毕业班有四个面向:面向工厂,面向农村,面向部队,面向学校。

面向学校,就是上高中继续读书,可那时课程精简,也没什么可读的,读出来也没大学可考,所以毕业生都不想再读什么书了,满脑子的“读书无用论思想”。

面向农村,不用多说,谁愿意当农民呢?!

所以,初中毕业生们的志愿,都集中在了“面向工厂”和“面向部队”上,可是面向工厂只有2个名额,面向部队只有一个名额,“僧多粥少”啊!究竟会花落谁家呢?

虽然该届初中毕业生众多,但知道有个叫马绘的大神手中有支神笔的人,却寥寥无几。这极少数人,就暗中活动,私底下找到马绘,求得“同意”两字,就如愿以偿“面向工厂”和“面向部队”了!

那个时候上大学,不像现在靠的是高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而完全是靠“同意”说了算,谁能得到马绘大神的神笔一挥,不用考试就可直接成为工家兵学员了。

后来,马绘大神神笔一挥的无所不能,仅仅被人们所熟知,有谁不想求得马绘大神神笔一挥的“同意”呢?

比如上三班倒当操作工太辛苦,都想上白班,最好是坐进办公大楼,一张报纸一杯茶一根烟地拿着公家的工资。

比如钢材指标,没指标1600元一吨,有指标就是800元一吨,谁不想拿到指标啊?!

比如厂里的紧俏化工产品,大家都抢着要,拿到了就能发大财,拿不到的就只能干瞪眼看人家发财,谁不垂涎三尺啊?!

比如升官发财比如当歌星比如当网红,谁不想撞大运,一夜成名一夜暴富啊?!

然而,世上的任何资源都是非常有限的,紧俏货少供不应求,舞台太小容不下太多想出彩的人,处处都难免呈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

虽然马绘大神神笔一挥无所不能,但他怎么可能有求必应?!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偏袒,马绘大神自然也在所难免,概莫能外。

事实上,马绘大神的神笔一挥是存在某种倾向的,那些官儿的子女那些年青貌美的女子,一般来说,都比较容易得到他的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