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他左手造星,右手慈善;有人说他是影视大亨、娱乐教父;还有人说他是最抠门的老板,又是最慷慨的慈善家。
邵逸夫到底有着怎样的人生?为什么辞世时连国家领导人都发来唁电?
今天这篇文章分享一下他人生的三张名片:邵氏影业、香港TVB、逸夫楼。其中缘由,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一、手摇出来的邵氏影业
1907年邵逸夫出生于浙江宁波,家里排行老六。
三个哥哥,两个姐姐,他原名邵仁楞,后来兄弟四人一起进入电影业,大哥就统一新取了名字,更名邵逸夫。
1925年,大哥邵醉翁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自己任制片人兼导演,二哥当编剧,三哥管发行,邵逸夫负责摄影。
当时的四兄弟如家庭作坊一样,分工合作,条件简陋却也完成了第一部电影《立地成佛》,一经上映,大受欢迎。
天一影片如同一条鲶鱼,搅乱了原有影业公司的布局,也分割了他们的蛋糕。
1926年7月,明星公司联合大中华百合、民新、华剧、友联等6家公司组成“六合影片营业公司”,控制片商,封杀天一。
围剿之下,三哥邵山客奔赴南洋开辟新的市场,后来把邵逸夫也叫到南洋共同拓展。
因为“六合围剿”,南洋繁华地区的影院都不敢和天一合作,邵山客与邵逸夫只能另辟蹊径,带着放映机和天一影片去到乡村、工厂等僻远的地方。
那时的放映机还是手摇式,要手动一格格地摇片子,一场电影放完累的胳膊都抬不起来。
但就是这样他们坚持了两年多,如“农村包围城市”般在夹缝生存,在南洋逐渐立脚。
与此同时,六合影业因内部矛盾致使联盟破裂。天一影业在上海逐渐收复失地,邵氏兄弟在南洋也迅速扩张,南北并进,发展迅速。
1930年,邵氏兄弟在新加坡挂牌成立“邵氏兄弟公司”。
接下来的几年,他们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拥有了139家电影院和9家游乐场,邵氏兄弟公司的基业扎下了根。
在邵氏兄弟迅速扩张中,有一个改变起到了关键作用:从默片到有声电影的转变。
1930年邵逸夫决定开拍有声影片,他去美国买设备差点命丧途中,但他还是坚定的从美国好莱坞带回来了所需的“讲话机器”。
由他导演、制片、拍摄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创造出了票房奇迹:一万元的成本,收获了百万级的回报。
二、鼎盛时,每周超200万人看邵氏电影
在上世纪50年代,香港有“电懋”和“长城”两大电影公司,“电懋”是香港电影业霸主,大陆比较熟悉的国语片《宝莲灯》、《聊斋志异》就是电懋公司拍摄的。
1957年,50岁的邵逸夫转战香港,经营邵氏父子影业。
他买下清水湾一块地皮,兴建邵氏影城,计划影院、影片拍摄与发行一条龙,打造“东方好莱坞”。回港半年后,在邵氏父子的基础上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后,最关键的是要有好的影片,但此时的邵氏兄弟并没有好的导演、编剧、演员等。邵逸夫决定从其他公司挖人过来,给他们更好的片酬、更好的剧本、拍更好的电影。
他先是重金挖来了香港驻美国新闻处主管、美国之音的主持邹文怀(后创办嘉禾影业,捧红李小龙、成龙、洪金宝、张曼玉、梅艳芳等巨星),担任邵氏兄弟的宣传经理。
他又从长城公司挖来了名导演李翰祥。还亲自招待并以两倍的片酬,从电懋公司挖来了当红明星、亚洲影后、号称东方玛丽莲·梦露的林黛。
林黛
有了他们的加入,邵氏很快迎来了爆发时刻。
1958年由李瀚祥执导,林黛主演的《貂蝉》,作为邵氏兄弟的开山之作,一经上映,大受欢迎,林黛凭借此片赢得人生第二个亚洲影后奖杯。
后续李瀚祥、林黛又合作拍摄《江山美人》,再创票房记录,也让林黛获得了第三个亚太影展的影后桂冠。
1963年,邵氏投资拍摄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大陆、港台、东南亚地区红极一时。
在台湾上映时轰动全岛,连续上映三个月。
在第二届金马奖颁奖典礼上,该片更一举囊括:“最佳剧情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音乐奖”、“最佳剪辑奖”、“演员特别奖”等六项大奖。
从邵氏兄弟在香港成立之后,邵氏与“电懋”的竞争一直很激烈,尤其是从“电懋”挖走林黛,让“电懋”的陆运涛更是视邵氏为眼中钉。
然而,1964年,陆运涛及电懋高管从台湾飞香港的途中,飞机意外失事,所有人全部罹难,电懋改组更名,从此再无电懋。
此后的邵氏兄弟,在李瀚祥、张彻、胡金铨、楚原等知名导演陆续推动下,发展迅速,不断创新,邵氏兄弟开创的新武侠,至今仍是经典。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称,颠覆时期,每周有超过200万观众观看邵氏的电影。
邵逸夫成为名副其实的影视大亨!
三、“精明”经营流失核心成员,错过李小龙、许冠文
古人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邵逸夫在公司经营上以“精明”著称,邵氏员工实行“月薪制”,即便是当时的一线明星也只能按月领工资,如姜大卫、狄龙、郑佩佩等。
但随着公司发展,员工薪酬不涨,多劳没多得,只能拿固定片酬,使邵氏的核心人物逐渐流失。
郑佩佩,后来饰演《唐伯虎点秋香》中的华夫人
再加上邵氏对拍片成本严格控制,申请的道具费用、拍摄经费总是会被砍掉一半才批准,因此也“逼走”了邵氏的好几位功臣。
早期加入邵氏的名导演李瀚祥,执导影片多次大卖并获得国际影展奖项,在邵氏公司人人尊敬,邵逸夫也十分看重他,但他也只是领着微不足道的片酬,纵有“头牌导演”、“金牌导演”等名头。
李瀚祥版《梁祝》
邹文怀曾提出实行“分红制”,遭到了邵逸夫的拒绝。后来李瀚祥投奔了国联,邹文怀出走创办了嘉禾影业。
邹文怀在嘉禾实行“分红制”,从邵氏又挖走了一批导演,这些导演都曾不满邵氏的“月薪制”。
1970年李小龙在海外发展并不顺利,慕名来到邵氏,当时李小龙想要的片酬是1万美金,邵逸夫觉得这片酬要的太狂妄,只给到2500美金。
邹文怀创办的嘉禾及时向李小龙抛来橄榄枝,采用分红制的方式合作。
之后李小龙的《唐山大兄》、《新精武门》、《猛龙过江》等等,无一不是爆款,邵氏错过李小龙,成了邵逸夫的遗憾。
邹文怀与李小龙
邵逸夫曾说:这辈子只看错了两个人,一个是李小龙,一个是许冠文。
许冠文曾在李翰祥执导的《大军阀》中担任男主角庞大户,凭其夸张搞笑的表演,让观众捧腹大笑,一举成名。后来他与李翰祥多次合作,作品叫好又卖座,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喜剧明星。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许冠文想有一部自己的电影。他闭门创作了自己的剧本,去找邵逸夫并提出平分利润的要求。
平时独裁决断的邵逸夫,怎会容忍旗下演员提出这样的非分要求?邵逸夫看了看剧本,以剧本太差为由拒绝了许冠文。
嘉禾再次抛来橄榄枝,满足许冠文的所有要求,后来许冠文的《鬼马双星》、《半斤八两》、《摩登保镖》三部影片,先后创下了香港开埠以来最卖座电影纪录。
许氏三兄弟
其实成龙、徐克等也投奔过邵氏,只是相同的路,邵逸夫又做了同样的选择,这些选择倒是成就了嘉禾。
错过了李小龙、许冠文,“逼走”了李翰祥、邹文怀,之后邵氏兄弟核心导演、演员的出走,使邵氏影业逐渐没落。
或许邵逸夫的心思已不在影业,因为他在另一个领域正再创辉煌。
四、创办TVB与港姐选举,成为娱乐教父
1967年,邵逸夫60大寿当日,与合伙人利孝和、余经纬等人共同成立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无线电视(TVB )同日启播,成为香港首家上映的无线电视台。
TVB步入正轨后,他逐渐关闭了邵氏影业,全心投入到电视业,他用邵氏兄弟同样的模式,成立无线电视艺员培训班,开启了批量造型的新征程。
当时无线培训班面向全香港招生,中学五年级以上,身体各方面正常即可报名。
上学期间还提供一定的车马费和学习津贴,如能顺利考试过关,还可以进入TVB做演员,一时间吸引了香港想做演员的青年才俊。
邵逸夫或许没有想到,自己的培训班毕业生日后居然撑起了华语电影的半边天。
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被称为香港明星的“黄埔军校”,走出一大批影视明星,还拍摄了诸多经典不衰的电视剧。
演员周润发、吴孟达、任达华、杜琪峰、吕良伟、刘德华、梁朝伟、周星驰、刘青云、吴君如、刘嘉玲、郑伊健、甄子丹、郭富城、古天乐、钟汉良等等,都是从无线培训班走出来的演员。
无线五虎将
TVB拍摄的很多经典电视剧,陪伴了70、80、90年代的人。
电视剧《上海滩》、《射雕英雄传》、《金枝欲孽》、《鹿鼎记》、《寻秦记》、《天龙八部》、《大时代》......等等,每一部都经典不衰,代表着一个时代。
上海滩的许文强、射雕英雄传的黄蓉、金枝欲孽的安茜、鹿鼎记的韦小宝、寻秦记的项少龙等等,每一个演员都能勾起一段难忘的往日时光。
每一部都是经典和回忆
1973年,邵逸夫又一手打造了“香港小姐”的选举活动,赵雅芝、张曼玉、李嘉欣、钟楚红、邱淑贞、翁美玲等等,都是凭借港姐选举而一夜成名。
赵雅芝参演《白蛇传》的白娘子、翁美玲参演《射雕英雄传》的黄蓉,成了一代人的回忆。
左一赵雅芝,左二翁美玲,右下张曼玉
TVB和港姐选举人才辈出,为进入影视娱乐圈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通道,邵逸夫也因此成为香港娱乐教父。
但是TVB的结局和邵氏兄弟惊人的相似。
TVB的明星,干得活多,拿的钱少,这给其他竞争者趁虚而入的机会,旗下艺人被高于数倍的片酬陆续挖走。
港姐选举仍在一年一度地持续进行,已经成为香港每年一场的重要赛事。
2011年,104岁的他退出TVB主席的位置,卖掉持有的26%控股股份,TVB逾40年的邵逸夫时代正式结束。
繁华过后,一切又逐渐归于平静,邵逸夫似乎并不在意这些得失,因为他将再次走上新征程。
五、改写人生结局的最后二十九年
邵逸夫对金钱的转变,或许受到了三哥邵山客的影响。
1985年,邵逸夫的三哥在新加坡逝世,三哥生前被频传吝啬,口碑尴尬。
在祝春亭、祝敏娟的《邵逸夫传》中写道:“他不愿步三哥的后尘,想在有生之年改变他长年累月已经定型的吝啬形象。”
1985年起,邵逸夫在内地开始持续巨额捐献,建设教育教学设施、医疗中心等,每年捐款1亿港元左右,80%的资金投入了教育项目。
邵逸夫与夫人方逸华
截止2014年,20多年间,邵逸夫通过邵逸夫基金会与教育部合作,兴建了6013个教育和医疗项目。
遍及31省市自治区,全国高等院校、大中小学校均有邵逸夫捐赠的“逸夫楼”,赠款金额近47.5亿港元,累计给内地社会公益捐款超过100亿港元。
邵逸夫说:“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
华东师范大学的图书馆逸夫楼,是中国内地高校的第一座逸夫楼。北大、清华、浙大、复旦等,几乎每一个省份都能找到不止一座的逸夫楼。
高校逸夫楼
1991年邵逸夫首次去到内蒙古,参观考察海拉尔师专,出席内蒙古大学逸夫楼剪彩仪式。
从内蒙古回来后,一座座的“逸夫楼”、“逸夫学校”拔地而起,先后16次捐款1.37亿元港币,建校104所。
1992年江浙台风洪涝灾害,淹没冲毁大批学校。
邵逸夫第一时间委托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马林博士到浙江查看灾后情况,积极投身灾后重建工作,创下一次性资助150所中小学的记录。
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邵逸夫都捐出巨额资金资助灾后重建。
汶川地震同年(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邵逸夫“中华慈善奖终身荣誉奖",以褒扬他的慈善义举。
2014年,邵逸夫辞世,享年107岁。
国家领导人在唁电中写道:邵逸夫先生一生热爱祖国,关心民祉,慷慨捐赠,惠及多方。其爱国之情,其为国之志,人们将铭记于心。
六、写在最后
纵观邵逸夫的百年人生,这三张名片贯穿其中:邵氏影业、香港TVB、逸夫楼。
每一段经历都蕴含着『舍得』智慧:对已有企业的『舍』与新征程的『得』、对已有财富的『舍』与慈善捐款的『得』。
投身慈善,资助教育,他收获了一代代“逸夫”学子,收获了流芳百世的美名!
邵逸夫说:一个企业家的最高境界就是慈善家。他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