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描写中秋月亮的古诗(10首中秋诗词)

时间:2024-11-08 10:00:40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八月桂花香,中秋赏桂正当时。诗人于当时名寺中望月赏花,联想古人关于桂花月中来的传说,活用此说吟咏桂花。开篇以“玉颗”喻指带着露珠的桂花,言其晶莹润泽。中秋夜里“玉颗”“月轮”光洁明亮,相映成趣。“珊珊”形容桂花落下的姿态舒缓、轻盈,既有动态美,又极富浪漫情调。“殿前”扣题中天竺寺,“新”说明露水刚刚冷凝而成,照应前文的“玉颗”,光泽如玉。尾句写诗人的猜测,凡人不晓得天上发生了什么,但凡人眼前的桂花是实实在在的,大概是月中嫦娥抛向人间的吧。此处诗人用了“掷”字,一来说明天宫、人间距离遥远,区别于“投”;一来说明嫦娥的行为是有目的、有对象的,区别于“扔、丢、洒”。在“月中有桂树”的基础上,诗人想象寺中桂花出自嫦娥之手,留给了读者更多品读与玩味的空间。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思念玄妙,如影随形。这首诗写的是静夜里的凝思,月光下的庭院静谧无声,只有绵绵的思绪不可遏制。首句以“地白”衬托月色的明亮,给人清澄、空明之感。如霜覆盖的地面、栖息的乌鸦、秋夜里的露水、被冷露打湿的小而嫩的桂花,种种秋景,营造出旷寂凄清之感。露水湿花本无声,此处与“无声”叠加,以听觉写眼前的景色,强调月夜之静。静夜好抒怀,下文由景入情。“今夜月明”,天下人皆望月,或与亲友共,或心怀故人,同是望月,思人怀远的情感却各不相同。陷入浓挚相思中的诗人推己及人,不禁问出“不知秋思落谁家”?诗题明明是诗人怀念故友、凭月寄深情,尾句却不言自己的感秋之意、怀人之情,而是宕开一笔,以问作结。此法既含蓄、深刻地表达了内心,又可成为友人酬答的引子。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本诗作于元和十三年(818),时白居易已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居住在浔阳。关于这个地方,白居易在著名的《琵琶行》中曾经有过一段描写:“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同是中秋,同是明月,如今的环境与当年清澈美丽的曲江,与繁花满树、士女如云的杏园是多么强烈的对比,怎不令人黯然神伤?伫立远望,看得见月亮,却看不见遥远的故乡。中秋月圆几回也就是过了几年,而故乡远在天边,又要到何时才能归去?这个寂寞的地方没有朋友伴随身边,没有人能领会风中叹息的凄凉,于是诗人也只好苦笑着对自己说一句:至少,今年的月亮和以往一样明亮。

八月十五夜月(其一)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中秋佳节,当明亮如镜、浑圆如镜的月亮占据整个视线,哪个游子的心中,能不泛起离愁别绪?身世飘零,犹似风中不由自主的飞蓬,在远离家人的他乡,是为了寻求“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抑或只是为了谋求生计?然而长安是那么遥远,就如同天上月亮中的桂树一样难以企及。于是在这个中秋夜,孤单的诗人只能静静地望着一轮明月,看月光洒在水面上清冷如霜雪,看月光照彻大千世界。心中却也不禁生出想象:如果这个时候看到月中的玉兔,应该是清晰得连毫毛都历历可数吧?杜诗以沉郁顿挫闻名,感情往往不那么激烈外放。在这首中秋诗中,前两联写望月引起的离恨以及不受重用、壮志难酬的感慨,后两联却又转写明月本身,成功写出月色明亮的同时,思念哀伤的情绪也被悄悄地埋进心底了。

中秋月(其二)

【唐】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中秋佳节,与家人共同品酒赏月,是多么惬意愉快的事。在这样享受的时刻,有几个人能够想到,这轮明月未必照到天下每个角落,未必人人都可以欢度佳节?人们在欢乐的时候,往往有意无意地忘记世界上还有太多的不幸;即使想起,也不愿意说出口,以免煞了风景。李峤却偏偏与众不同,直言不讳地指出天下并非大同,怎知不是此处明月他方风雨,此处欢笑他方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写到“何处春江无月明”,是美好的向往;而李峤的“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则是对现实冷静的拷问。没有理想,人生未免太过无趣;脱离现实,则毕竟不是真正的生活。如果每个人,在遭遇风雨挫折的时候能够想到他方终将有明月,从而鼓舞起生活的信心;在享受幸福的时候能够想到世界上还有许多不幸的人,从而就力所能及的范围给出援手,那么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活都会美好很多吧。

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十年来月光夜复一夜地围绕着庭院的梧桐升落。偏偏在这中秋之夜,羁旅的异乡客,却是独自冷坐一隅。中秋夜他怀念亲朋团聚的热闹,抬首孤对明月,自身的寂寞使他以己之情揣测月中仙人:寂静的月宫,桂树独立,人烟冷清,嫦娥即使拥有长生不老的生命,也未必就再无怅恨了吧?本诗有意将嫦娥引为同道,实是一种苦味而无奈的自我慰解。

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登上高楼,放眼望去,淮海到处都洒满了银色的光芒。千万道彩虹般的光芒下,蚌孕育着珍珠。如果天上没有修理月亮的勤劳人,桂树枝就会一直长,撑破圆圆的月亮。这首诗引用了两个民间传说,一是传说珍珠的育成与月的盈亏有关,月圆之时蚌则孕珠;二是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诗人借传说抒发对明月的赞美,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话色彩,也使中秋之月更为迷人。整首诗所描写的景色绚丽,又充满了想象,是一首难得的咏月抒怀的好诗。

木兰花慢

【宋】辛弃疾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这首词,应该说是辛弃疾的炫技之作、游戏之作。然而词人无与伦比的才情和无拘无束的想象力,赋予了本词不同寻常的魅力,使之成为中秋诗词中首屈一指的名作。词中仿效屈原著名的《天问》,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中秋之夜令人喜爱的明月,它慢慢落下,是要落到哪里去呢?是不是另外还有一个人间,在那里月亮才刚刚升起呢?是不是天外有无限的空间,大风把月亮吹走了呢?月亮无根,是谁把它系住,让它能够挂在天上?嫦娥居住在月亮上不出嫁,是谁把她留住了?传说月亮的运行经过海底,这真是让人糊涂又为它忧愁,海底那巨大的鲸鱼游来游去,不会撞破月亮上美丽的宫殿么?即使月亮中的金蟾本来就能够戏水,那为什么连月兔都能够在水中浮沉呢?如果说宫殿、金蟾、玉兔全都安然无恙,那为什么月亮会从中秋的圆满,又慢慢缺损变成如钩的残月呢?这些问题一环扣一环,紧紧围绕着“送月”,针对月亮消失于人们视野之后的去处,提出了种种设想,而其中第一个设想,竟然就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科学事实!其后的种种假设,虽然并不正确,但思路纵横天外,意象或豪迈壮阔,或优美细致,让人不得不佩服词人的想象力,同时也获得愉悦的审美享受。相比之下,通过科学技术了解月球状况的现代人,不再有琼楼玉宇、嫦娥玉兔的想象,似乎反而失去了不少赏月时的乐趣呢。

念奴娇·过洞庭

【宋】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笑,不知今夕何夕。

乾道二年(1166),词人罢官北归,于中秋前夕经过洞庭。月下广阔的湖面,被浸染成一片白玉色,泛舟其间,人也通体澄澈,似莅仙境。湖光月影交辉,幻化成一个人间月宫,词人无须飘飘然飞举,便有超脱尘俗之感。个中妙处难与人言,但亦无人可言。偌大的天地间,扁舟独泛,回思往事,长久以来的挫折心理,突然得到了化解。明月朗照,心肺如冰雪般澄净,清气涤荡寒意,胸臆顿开。《楚辞·东君》云“援北斗兮酌桂桨”,词人更要用北斗酌取长江水,来宴请宇宙万物。如此宏大的想象,使神思飞举达到极致。客中见月,词人非但没有伤离愁别,反而以旷达赢得了良辰美景,篇末的“扣舷独笑”,使人看到了他真正的释然,此词也成为其集中的压卷之作。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同苏轼的这首词比起来,似乎所有的中秋诗词都显得小家子气了。不管是期许“清光夜夜圆”的天真遐想,或是要“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的梦寐期盼;不管是所谓“依旧寒光别照人”的自怨自艾,或是想“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的自娱自乐,与东坡此词上下天地间,驰骋时空里的大境界、大手笔一比,均相形见绌。东坡,且只有东坡,他向往人间天堂、神仙世界,却并不因此厌倦人世,离弃人间。他说琼楼玉宇可能“高处不胜寒”,不如还是在人间“起舞弄清影”,倒大有离世脱俗的快乐。他也怕在离别之后见到圆月,但又通达地认为“此事古难全”,只是希望天下人都永远平安地在美丽的月色下生活。如此能入能出,通脱无碍,就如苏轼一贯标举的“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的态度一样,明白人生之无可奈何,体会出世之旷怀逸思。但是站在当下人生的角度来看,光有觉醒与出世是不够的,只有在出世之后再带着出世的通脱态度回到人世中来,深入其中,又始终保持不即不离的姿态,自然宠辱不惊于心,悲欢不动于情这才是苏轼心中最佳的处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