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供应链金融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9-25 08:30:48


什么是“供应链金融”?这个问题本身其实是一个缺乏视角的“问题”,因为如果不加入视角而问这个问题,就是发问者在模糊“问题”的本身。在我初入这个领域的时候,我感觉答案十分的清晰,但是随着越来越深入的落地,我发现这个问题其实是个“元问题”,如果能清晰的进行阐述,其实就已经揭示了它的“根”。所以,我想先来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感知。

第1个视角,业务视角

其实,很简单,把供应链金融拆开来看,那就是“供应链+金融”,供应链是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的全经营流程,但,这么看只是业务流程,我们要看的是在业务流程下所囊括的要素,要素围绕“交易”展开,包括:交易对手(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最终用户)、交易资料(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交易资金(收入、成本、利润)、交易过程(订单、合同、发票、资金流水、物流、仓储)、交易结果(守约、违约、延期),以上以交易为核心的要素,构成了供应链的业务。一个企业的经营结果,就蕴含在这些要素之中。对于企业的评级,或者我们说是外部对于企业的评价,其实就是要看这些要素的数据表现。自然而然,大家都去看企业的三张表:资产负债、损益、现金流量,所谓“自然而然”,就是默认假设这些报表数据是真实准确而进行的。但是,我们要知道,当企业繁纷复杂的业务浓缩为一张表的数字上去后,可能展现了既得利益者希望展现的,却掩盖了真实的业务信息。要相信,“细节”是真实的镜子。

再来看“金融”,没有那么的高大尚,金融就是“资金”这个特殊的资源,普罗大众们通过中介机构阶段性配置到需要这个资源进行生产经营的企业实体中去。中介机构,有合规的、也有不合规的(目前应该是看不到了),比如五年前如火如荼的所谓互联网金融,实质上是“当时并不受政府监管的(也可以直接理解为不合规的)新型中介,穿着“科技金融”的西服,拿着真金白银(一小部分自有资金、绝大部分外部高额回报所吸纳的资金)去做那些合规中介机构不能做、不敢做的客户群体”。合规,就是有严格的、保守的风险控制,所谓监管,就是监督你不能成为脱缰野马的各种行为,进而保证整个社会的金融秩序的稳定,毕竟稳定才是繁荣的基准条件。“金融”,就是一场关于“预测”的博弈,我借你钱、你能不能按时还我本钱和利息?如果你不能,有没有其他人能还?如果都不能,那么有没有可以供我处置的资产(变现后还本付息)。风控,就是金融的内核,金融产品,是包裹在风控外的漂亮衣服。

问题来了,企业这边的报表如云山雾罩,金融机构看不清就只能去盯企业的担保、企业的可执行的、有价值的资产。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我在北京最大的海鲜批发市场调研的一家企业,是“三文鱼”北京的一家很大的经销商(但是工商注册资金只有200万元),年交易流水大概在5个亿左右,一边进货需要先款后货,一边出货需要先货后款(1-2个月账期),每年来经营非常稳定、下游客户群非常丰富,企业非常需要经营资金,但是银行核完资料后给出的授信(信用类)只有300万,根本解决不了旺季的时候的资金需要。这就是现实中的普惠金融的难点。

金融的保守策略是对的,不然这个社会就会充斥着各种胆大的人群。企业的需求也是客观存在的、是刚需。问题聚焦一下就是:金融机构如何能做到风险可控。

问题的背后,其实就是答案,找到答案的秘诀很简单,你要绕到问题的背后去看问题。

企业需要向金融机构展示所有的经营“细节”,金融机构需要具备针对这些细节的洞察和决策能力,两个方向一交汇,我们就明白了“供应链金融”就是这么产生出来的了。当然,这个词最早在2001年就有产生出来,但是时至今日,还是没有在金融机构得到长足的发展和应用,这里面又有什么玄机?这就需要引出第2个视角。

第2个视角,金融机构的视角

合规的金融机构都是持牌经营的,而负责发牌照的银保监,会时时刻刻对机构的经营活动进行实质性监管干预。所谓金融监管,其实就是让一切金融活动都回归“金融的本源”,那就是前面提到的,我借你钱,你能不能按时还本付息?

按照上面交汇的供应链金融概念,金融机构自然的会要求企业向其公开全部的经营“细节”,没有细节数据,就谈不上进行风险控制的设计和应用。以商业银行为例,为了更好的进行基于供应链的金融服务,他们设立了专门的供应链金融的管理部门,并推出了以银行自身为主开发的供应链金融平台。但是,这个商业逻辑上出现的问题是非常尖锐的,尽管出发点是OK的,但是这种商业形式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自身的顾虑(该问题后续专门详细阐述),导致银行投入很大,形成的有效客户确非常少,交易量远达不到最初的最低设想,投入产出完全不成比例。以我个人的观察来看,银行这个视角最关键点在于:

忽略了企业客户的“1+N+N”银行视角

在这个视角上,银行认为自己是“1”,即1个资金方,第1个“N”是核心企业,而第2个“N”是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供应链相关企业。这种视角下,银行会自行基于自己已有的金融产品、或即将创新的金融产品,去形成自己开发的“供应链金融信息平台”上的产品服务流程和数据。首当其冲,就会要求核心企业的内部ERP数据和平台形成接口,并根据银行的接口要求将企业经营数据接入到银行自己的平台上来。今时今日,社会被“数据”无数次洗脑的背景之下,企业客户会本能的敏感,在还不能清晰的分析出利弊的情况下,只能选择更为稳妥的拒绝。“数据”就是资产,即使当下这个资产还不能定价、还不能交易,但是把数据保护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应该是所有企业的第一选择。

于是,我们看到今天对外发布供应链金融产品的银行机构,但凡与企业达成合作的,都是均衡博弈后的结果。比如,我看到某银行的供应链金融平台接入的核心企业,并不是真正的系统和系统直接的数据直连,而是核心企业宁可安排人工来一个一个数据的进行录入,这种方式下,企业可以先分辨、再输出,是企业认为的较为安全的方式。还有的银行,干脆放弃获取企业的“细节数据”,而采用传统金融产品再包装的方式,最典型的就是“围绕核心企业的应付账款质押(或核心企业的供应链上游企业的应收账款转让)”,为什么说是传统金融产品?因为依然还是依赖传统的金融风控逻辑,依托核心企业的授信来进行。

银行的困境就在于此,按照传统风控逻辑能认可的核心企业,大多是达到一定体量、获得一定市场、具备相当的交易话语权的企业。不要忘了,这类客户可不缺天天围着他们的银行机构,在他们的视角里,那个“1”其实是他们,那个“N”是很多家金融机构。

正好反了。在这个日趋“合作”的商业共同体内,两个完全反的视角,带来了无法沿着这条线进行合作的困境,更关键的是,其实双方对于对方而言,谁都不是不可或缺的,这,最终让银行的供应链金融平台成了没有观众的电影院。那么,作为观众的企业客户,他们怎么想的呢?这就是第3个视角。

第3个视角,企业客户的视角

企业缺资金吗?当然,这个问题设问的很无聊,“资金”永远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那就是水,水量可以少,但只要一直不停流,那么这个土地就会一直被滋润着生长。企业的资产是有限的,资产里有价值的资产更是有限的,能够拿出去抵押的那更是非常稀缺的(记住,在同一时间里,你只能抵押一次),其实这也客观上约束了企业的负债规模。经营有风险,对于负债的控制是极其有意义的。但是,不要忘了企业为什么存在的根本,那就是它是创造价值增值的机器,不追求盈利的企业是可以不存在的。当企业面临的行业发生机会的时候,资金永远是最稀缺的资源。当企业有良好的经营风险把控能力的时候,资金将是相对安全的。所以,在企业的视角里,永远金融机构就是资金方,而且这个“资金方”不是具体指哪一家机构,而是所有能给予其资金资源支持的金融机构。企业认为,我的业务是持续、盈利的,你的资金进来,帮助我在更短时间里实现市场占有、实现盈利增长,我支付给你合理地地资金资源使用价格。对不起,我没有那么多可以拿来给你抵押的资产,但我有非常健康的经营过程,你的资金没有风险,你可不可以贷?你的资金价格能不能更优惠一些?

当然,以上是以民营性质企业为假设,如果企业是央企、国企,那局面就更加争锋相对了。毋庸置疑,这类企业,对于银行这样的机构,永远是“好客户”,根正苗红、体量大、经营稳定,又有存款又有贷款,一手做负债业务、一手做资产业务。但是,这类公司相对于全社会企业来讲,还是相对较少,且大多与大型国有银行、全国股份制银行的关联密切。众多银行机构纷纷给予高额度、低价的授信,但是,这类企业往往并不需要资金的支持,常常趴着十几亿授信额度不用。各个银行的客户经理天天绕着企业跑,就盼着企业能使用银行的资金。

现实就是如此,金融机构天生保守、嫌贫(风险大)爱富(风险小、或无风险)、只愿意干锦上添花、但绝不干雪中送炭的合作。金融机构认定的“好企业(规模大、背景强)”天生以自我为中心,特别是针对没有区别的众多金融机构的“资金”资源,其实用谁的都可以,关键要平衡博弈好自身利益;金融机构认定的“不好企业”(规模小、背景弱、无抵押资产)天生以“生存和发展”为第一要务,当发展机遇来临时,不管是谁的资金、什么价格,我都需要,只要你可以贷给我。

资金刚需在小企业、但风险不可控,资金不刚需在大企业、风险虽可控但难以达成合作。从企业端的视角看来,亦是如此。

供应链金融因此而来,未来虽可见、但前路艰难。